走向繁荣的当代茶业
新生的人民政权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设立政府专门机构管理茶叶,狠抓茶叶生产,但因国家长期内忧外患,战火频繁,社会动荡,茶叶生产基础十分薄弱,恢复生产举步维艰。
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平水珠茶因部分不法茶商粗制滥造,着色掺假,被洋人发觉,出口欧美受阻,茶叶生产一度萎缩。为挽回平水茶声誉,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平水茶制作质量有所改善,出口销售回升,茶叶生产有所恢复发展。
民国24年(1935),据浙江省建设委员会调查,绍兴县有茶园2.185万亩,分布于南北两路,北路沈家搭、东山、下城、陶赵岙、六岸、青坛、西渡口、梅园、上灶等处;南路宋家店、王化、寺山、上下祝、驻跸岭、徐家水埠等地。25年(1936),据《浙江商务》载:绍兴县有茶园2.953万亩,年产茶叶3.8万担;是年,珠茶出口19.1万箱,价值450万元,大多销往美国。26年(1937),省建设厅在童家岭设示范茶场,指导农民植茶、采制。27年(138),政府发展对苏联贸易,出口珠茶16.15万担。
抗日战争暴发后,绍兴米价飞涨,茶叶外销受阻,茶价低迷,山区因闹粮荒而毁茶种粮,或大片茶园荒芜。民国30年(1941),绍兴沦陷,茶叶出口只有3.6万箱,平水茶区60%茶园荒芜,20%毁茶种粮,茶叶产量骤减。抗战胜利后,茶叶生产仍然一蹶不振,茶价连年下跌,而米价昂贵。据民国35年(1946)
绍兴县是平水珠茶的主产区,旧时属于平水茶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茶叶是国务院规定的派购物资,各地为了按计划完成收购任务,实施了较为严格的地域限制措施,从此茶叶的县域性发展特征十分明显,“平水茶区”的概念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绍兴县(2013年底撤县设柯桥区)茶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至1965年的茶叶生产恢复发展阶段。
1950年以后,根据中央政策和省委统一部署,绍兴县开展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化等运动。茶叶生产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这样的组织起来的过程。生产关系的调整不仅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解决了单干带来的劳动力、农机具和技术不足等困难,特别是通过组织建立茶叶初制所,促进了加工机械的应用,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195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确定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农村管理体制。茶叶生产由此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队为基础的茶园管理和集体初制加工(初制茶厂)模式延续了30年左右,在全县茶叶生产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生。茶叶的收购经历了50年代初期的国家和私营企业联购、到50年代中期的国家统一收购及60年代后的派购这样一个过程,根据国家计划收购茶叶;在茶叶的精制加工方面,先是1949年底,省土产公司在绍兴城区观音桥河沿筹建国营绍兴茶厂,后几经建、并,1956年1月开始实行茶叶全行业公私合营,城区原有几家私营茶厂并入国营绍兴茶厂。从此,绍兴县及邻县的部分精制茶,均由绍兴茶厂独家精制加工。
一、茶叶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1、开国之初的15年茶园面积增加两倍多。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为1.27万亩,仅为绍兴沦陷前的1940年的三分之一,当时茶园零星分散,树势衰败,荒芜严重,粮茶套种普遍。1950年全省第一次茶农代表会议召开后,茶园管理开始加强,全县当年垦复荒芜茶园3000亩,茶园总面积恢复到1.57万亩;1951年县政府在全县贯彻农业生产十大政策,开展了丰产劳模竞赛、发放茶叶贷款等措施;1953年,政府号召开展“每户百蓬茶”运动,当时土改刚完成,茶农分得了茶园,激发了茶区农民垦复荒芜茶园的热情,三年中平均每年垦复荒芜茶园2500亩,到1953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增至2.32万亩,比1949年扩大76.9%;此后茶园面积逐年增加,到195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57万亩,比建国初的1949年翻了一番。
“大跃进”时期,新茶园也有所发展。1958年,文山公社上旺大队王金友带领社员用8把山锄垦荒植茶,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先进典型。1961年根据上级要求全县茶区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1962年,县委响应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开辟茶园”的号召,提出要“建设100个上旺”的口号,组织力量在解放公社红旗大队(今兰亭镇里木栅村)搞点,当年建成等高条播密植专业茶园面积达500亩;1963年成立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叶技术研究和指导;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中共绍兴县委提出:远学大寨,近学上旺,在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县人委拨出100多万公斤粮食,用于鼓励茶区退出茶园间作粮食,是年建立起2万余亩专业茶园。到1964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03万亩,超过了民国时期茶园面积的最高水平,茶叶生产重新恢复和发展。
2、茶叶产量一度增加。随着生产茶园的恢复,1957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1305吨,比1949年增长近60%,年均增长7.4%。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茶区刮起了“共产风”,“茶山开放”,“打破社界、队界采茶”,提出了“一年四季采茶”,“万人上山,片叶下山”等口号。瞎指挥、浮夸风导致过度采摘春夏茶,大采秋冬茶,茶树生机受到掠夺性破坏。1958年全县1793吨茶叶总产中,春茶702吨、夏茶484吨、秋茶607吨,夏秋茶总量1091吨,占全年总产量的51%,其中有600吨是老茶叶;1958年至1960年三年间,绍兴县秋茶在茶叶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出现大幅度不正常上升,三年共采制秋茶2099吨,年均达700吨。
经过三年滥采后,茶叶生产元气大伤,产量锐降。1961年,全县茶叶产量仅为614吨,其中秋茶几乎无茶可采,为建国后茶叶总产量最低年。1963年和1964年茶叶生产进行了调整,结束了滥采,幼龄茶园面积较快增加,1965年茶叶产量逐渐回升至794吨,接近1949年820吨的水平,绍兴茶叶生产开始走出低谷。
3、茶叶产值增加。这一时期因茶叶产量增加和国家实行提价政策,茶叶产值总体上逐年上升。1949年全县茶叶总产值96万元,每公斤值1.17元;到1957年全县茶叶总产值236.7万元,比1949年增长1.47倍,每公斤值1.81元。后因“大跃进”运动全县茶叶总产量锐降,产值减少。1963年国家对茶叶收购实行加价政策,是年全县产茶731吨,产值158.2万元,比1949年增长65%。
二、加强了茶园管理。
绍兴解放前,对茶树很少进行专业抚育措施,即不施肥、不除草,一般仅在七、八月份结合种植粮食作物深翻一次。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设立专门机构指导茶叶生产技术。1955年至1956年建立14个区农技站,农技人员与山区农民一起总结生产经验,开展科学试验,在茶树栽培、良种和保护等方面也有一定进步。当然,这一时期以对茶园的管理以“土法”为多,科学种茶水平仍然不高。(图030茶场职工)
1、改善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建国之初,全县尚有1万余亩荒芜茶园。1954年开始,茶区试验、推广孙岙乡丹家村茶园套播绿肥经验,至1956年,全县茶园套播绿肥面积1000多亩;1955年至1956年,提倡和推行了中耕除草、土肥上山等技术措施,对茶树一般不施肥料的旧习惯有了改变。1957年冬,为了发展专业茶园,提高单位面积茶叶产量,县农林局组织王金友、董水荣等一批村干部到安徽祁门茶场学习等高条植和茶籽直播茶园建设经验,使茶区村级干部掌握了一定的茶叶生产管理技术。1958年1月,上旺大队社员在王金友带领下,在荒丘地上先后开发梯形等高茶园,用条植法替代丛栽法,为发展专业茶园作出了示范。是年,县委组织茶区干部在平阳茶场进行试点,根据树势分期、分类采用台刈、重修剪和轻剪等方法,改造后因树制宜进行采摘,即对台刈茶园采用离地1.5尺处打顶采,局部台刈、轻重修剪结合的茶园采取采高养低、留叶采摘,轻重修剪的小茶蓬采取打头养蓬采摘法,这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措施;全县以平阳茶场为样板掀起大面积改造老茶园活动,县政府抽调各部门人员,成立茶叶生产指挥部,组织发动全县茶农进行老茶园改造,当年共改造11438亩,占总面积48%。这一年,越南公社越联大队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
1958年10月毛泽东作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指示后,全县茶园管理又有新进展。1959年,全县新辟茶园7500亩,其中成片条播密植茶园6100亩,茶园的整体面貌有了改善;从这年开始还推行“上改茶树下改土”技术,在树冠改造的同时着力抓好茶树改土施肥,总结、推广稽东公社霞堡大队经验,采用以山养山(挑生泥),种肥上山(种绿肥),就地肥山(割青草、制堆肥、烧焦泥灰)等办法解决茶园基肥,再结合施饼肥、硫酸铵,当年全县茶园共施土杂肥7.95万吨,套种绿肥1.2万亩,培养茶园地力。
1958年至1960年,在“大跃进”高潮中,茶叶生产实行“片叶下山”,刚刚开始恢复生机的茶树遭到掠夺式破坏,加上1960年至1963年遭遇自然灾害部分茶园改种粮食,茶树树势重新衰败。1961年后纠正“大跃进”错误,全县以上旺大队为榜样,各地普遍进行茶园培土、施肥、开沟、修坎等茶园管理和基本建设,茶园面貌较快改观,茶树树势重新恢复。1964年11月,经省农业厅批准,省公安厅劳改局所属的拈宫养鸡场由县农林局接管,绍兴县首个国营茶场——拈宫茶场建立,对此后全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引进茶树良种。建国之初,绍兴茶区的茶树品种以群体品种为主,产量低、鲜叶品质参差不齐。茶区农民在政府的号召下大力垦复荒芜茶园,有条件的地方就地采种育苗,对零星茶园进行茶树补缺,使荒芜茶园得以恢复。同时,一些茶区推广茶园深耕浅播技术,发展集中成片的条栽茶园,茶树栽植密度为1.5×0.33米,亩植1300余丛,在山坡地上则推广水平梯级茶园,茶树种植水平大大提高。
1956年冬季至1957年春季,绍兴县从福建引进了一批政和大白茶、福鼎白毫、毛蟹和安徽的槠叶种等茶树品种。是年,政府还委托部分农业社代育茶苗13.5亩,并试验就地压条繁殖,以增加老茶园茶树密度。自此茶树良种引进和繁育成为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1957年至1959年,全县比较集中地从福建、安徽、云南、浙江淳安等地调(引)进一批福鼎白毫、毛蟹、政和、鸠坑、祁门槠叶种、凤凰水仙、云南大白茶等良种茶籽、茶苗,1959年后调(引)量有所减少;为尽快实现茶树良种自繁自育,1958年绍兴县农林牧试验场(县龙虎山茶牧场)被列为省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963年全县培育茶苗30亩,垦复荒芜茶园1000余亩,春季改造衰老茶园2500余亩;1964年和1965年,全县继续从福建引进福鼎白毫等茶籽,植于龙虎山茶牧场、东方红茶场、解放公社茶牧场等地。
3、植保工作得到重视。1950年代初期,政府发动茶农开展茶树病虫防治工作,但方法上还是依靠人工捕捉为主。1951年,茶区农民采取人工捕捉方法消灭茶树害虫,有关部门统计这年全县共灭茶虫62344斤又1588只;1955年,部分地区的茶农在冬春时节用人工剥除茶树枝干上寄生的苔藓、虫卵、虫蛹。1960年代初,茶区开始使用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用量也逐年增加;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小绿叶蝉、螨类、卷叶蛾类害虫发生率上升,茶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石硫合剂封园,并广泛使用手动喷雾器、喷粉器,提高了茶树病虫防治效率。
4、改革茶叶采摘制度。绍兴茶叶历来只采头茶与二茶即春茶和夏茶。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专业茶园的建立,为采摘秋茶创造了条件。为了增加茶叶产量,1953年绍兴县开始采摘秋茶,从此绍兴渐有春、夏、秋茶之分并一直沿续至今。采摘秋茶是茶叶采收模式的重要突破,为实现茶叶高产创立了更加科学的采摘制度。1955年后提出分批采茶,并提倡留鱼叶采摘法,不搞“一扫光”。1959年,青陶乡越联大队组织妇女去杭州梅家坞大队学习双手采茶技术,组织起“十姐妹”双手采茶组,练出日采茶叶45公斤的真本领,全县学习越联经验,组织开展采茶技术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妇女采茶骨干,逐步改变了绍兴茶农千百年来单手采摘习惯,提高了采茶的工效,在缓解春茶旺季采茶工不足中发挥了作用。
三、大力推进茶叶初制机械化
建国初期,为扩大茶叶生产能力,政府帮助建立了一批茶叶初制所。1951年6月,两溪乡黄满堂红茶初制所成立,这是全县第一家茶叶初制由分户经营转为集体经营的初制所,采取合工合茶方式提高茶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1952年,在政府号召和红茶推广大队的指导下,建立红茶初制所213个。初制所土法上马建造地灶、烘笼,制造手推木质揉捻机等工具,生产效率大为提高。1956年,全县已推广手推双桶木质揉捻机2500台,9成以上茶叶初制用上了揉捻机。1957年,省茶叶公司投资,在青陶乡青坛村建成全程机力制茶的国营初制茶厂,日产干茶1500公斤,把茶叶的机械化加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58年茶区引进了一批58型铁木结构揉捻机、58型解块机、手拉百叶烘干机、58型杀青机、58型平锅机等制茶机械,茶区公社还自筹资金新建58型半程机力制茶初制茶厂6个,开始使用机械传动铁质揉捻机、手拉百叶烘干机、萎凋槽代替手工制茶。其时茶区农民土法上马大搞工具革新,越联生产队制造了红茶烘干机和手摇飞轮双桶揉捻机,拈宫茶场根据孵小鸡房设备原理设计修建的“红茶热水管发酵室”被浙江省农业厅录入“浙江茶叶典型经验汇编”加以推广,这年全县产干茶150吨左右,机制茶产量占总初制茶产量的2成。1959年又新办初制茶厂15个,累计达21个,全县机制茶占总初制茶产量的70%;是年平阳等地办起了年加工能力达75吨的6个大型集体初制茶厂,机械制茶率达55.8%,与手工及半手工操作相比,制茶工效提高2到5倍;1960年又建社、队办初制茶厂8个,全县累计有29个社队办初制茶厂。1961年,受“大跃进”影响全县茶叶减产,部分茶厂呈闲置状态,制茶机空闲,机制茶减少至初制茶总量的四分之三。1962年至1963年,大队办机制茶厂新增11个,全县机制茶厂达36个,机制茶占初制茶总量8成以上。1965年,攒宫茶场从安吉南湖林场引进红茶萎凋槽生产技术;是年全县有初制茶厂49个,拥有萎凋槽12条,手摇木质揉捻机1543台,58型铁木揉捻机207台,265型和55型揉捻机6台,解块机38台,竹木烘干机13台,铁质烘干机18台,初制机械档次明显提高,初制机械化初步实现。
四、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
因外贸需求变化,绍兴县茶叶1950年由绿改红;1953年至1954年,又将红茶改制绿茶;1955年,红茶转畅,全县茶叶再由绿茶改为红茶。为适应较为频繁的茶类改制工作,政府不仅及时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还加强了技术培训工作。1950年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第一次茶农代表大会后,绍兴县在全省率先进行了茶类改制。据吕增耕《绍兴地区绿茶改制红茶的经过》:当时绍兴地区成立红茶推广大队,总部设在市区团基巷,在绍兴、诸暨、嵊县下设4个中队,其中绍兴县设越南、平汤(平水、汤浦)2个中队。1950年下半年,红茶推广大队配合土地改革,开始在茶区推广红茶初制技术。1951年春节刚过,红茶推广大队从安庆、屯溪、婺源、上饶等地招募20岁左右的技工200余名,与省茶叶公司派来部分学生一起分赴茶区传授红茶制作技术;1951年3、4月间召开茶农学习班,传授红茶采摘要求和初制技术,红茶推广大队技工后来大部分成为绍兴茶厂职工。在以后的“红改绿”和“绿改红’过程中,政府始终在做好茶区干部、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帮助解决制茶设备与技术问题,保证茶类改制顺利进行。
第二个阶段,1966年至1976年的茶业快速发展阶段。
1966-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文革”十年,一切工作“政治挂帅”, “批”“斗”盛行,国民经济倒退。在“文革”期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浙江的大寨”——红山公社上旺大队成为绍兴茶叶生产发展的样板,在客观上有力地带动了全县茶叶生产的发展。
一、上旺大队
上旺成为“江南大寨”之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省农业厅等许多茶叶专家到上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给上旺带来了茶叶科技。在专家帮助下,上旺还先后建立了高产试验茶园、品种对比茶园、种子繁育茶园等,各生产队也建立了科技小组,培养了一支“赤脚”技术员队伍。
上旺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上旺艰苦创业的事迹,轰动了大江南北、海内海外。1970年到1975年,全省有51个县(市)、2033批、134679人次到上旺参观学习;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63批、14488名干部到上旺考察;有阿尔巴尼亚、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等47个国家共96批、1284位国际友人到上午参观;联合国也派代表前来访问,称赞上旺是中国山地种茶的一大样板。这一时期到上旺参观学习“其人数之多,国内外人士、代表之广,堪称‘浙江茶业之最’”,上旺“对我省乃至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王家斌《绍兴茶叶之最》)。
二、实现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
“文革”期间,绍兴县“远学大寨、近学上旺”,掀起了发展茶叶生产的新高潮,山区涌现了东方红茶场、红山公社玄溪大队、平江公社平阳茶场、青陶公社越联大队、稽东公社高阳大队、解放公社里木栅大队等一批“学大寨、赶上旺”的先进典型。在上旺和一批先进单位的带动下,以砌坎保土为重点的茶园基本建设前所未有地在全县开展起来,同时大面积推广专业茶园,新茶园发展步伐加快,茶园面积连续10年稳定发展,平均年增加6000多亩。1976年绍兴县茶园总面积达8.62万亩,茶叶总产量57620担(2881吨),10年时间茶叶产量增长了2.6倍多,被列入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
三、科学种茶更加重视。
“文革”时期,茶区以上旺为榜样,引进茶树良种,发展等高条播和密植茶园,建设专业茶园,大规模进行茶园砌坎保土,推广养牧积肥、冬施土杂肥、茶园套种绿肥和加强茶树植保等技术措施,茶园管理的整体水平上了新台阶。
1970年后,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茶叶工作会议,确定1-2个议题布置任务,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服务。在收购上采取了“开称评样、统一目光”和“民主对样评茶”等措施,生产上组织化肥、农药、茶机等供应茶区。
1976年初,县农林局召开推广免耕密植茶园工作会议,组织茶区干部到余杭县曹桥大队参观,会议后,红雨公社东风坪茶场等6个大队种植免耕密植茶园16.5亩。
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和老茶园改造步伐的加快,茶树良种化工作也持续推进, 1974~1976年3年内,全县发展良种茶园2.89万亩。
1970年代开始,茶树植保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二查二定”测报方法,有效开展病虫防治工作。1974年县农林局开始向茶农发送“茶树虫情预报”;这一年茶尺蠖、茶蓑蛾、卷叶蛾、茶毛虫、茶叶象甲、小绿叶蝉等害虫发生量较大,茶农用敌百虫、敌敌畏、鱼藤精、乐果等农药防治。1975年开始,东方红茶场代县农林局发布茶树病虫情报,重点产茶公社设立茶树病虫害测报站,各大队都有一名贫下中农植保员,定期进行培训,分析虫情。
1976年,组建了以东方红茶场为中心,红山公社上旺大队、富盛公社倪家溇大队、平江公社平阳茶场、青陶公社越联大队、两溪公社东风坪茶场共同参与的“一场五队”茶树病虫测报点,形成了以国营茶场为中心的茶树病虫测报网。
为解决茶园部分用肥,茶区掀起了大办牧场的热潮,结合砌坎保土进行大面积的土壤改良。1972年一年全县茶园砌坎1090亩,培土近10万担,秋冬深耕茶园5000亩,2.3万亩茶园播种了绿肥。茶区还普遍建立了专业队伍加强茶园基本建设和培育管理。
四、茶叶加工和出口稳定发展。
1965年,全县有初制茶厂49个, 1971年超过100个达到124个,至1976年增加到200多个,拥有各种茶叶初加工机械1758台,茶区一般每个大队有一个初制茶厂。机制茶叶数量也由1965年的79%增加到1971年的90%,1972年后基本全部实行机械加工。
1972年8月,国家商业部、一机部、农林部在东方红茶场召开全国小型茶机选型现场会议,展出了CR-20型揉捻机、皖RJ-10型揉捻机等国内先进茶机。翌年初经省批准同意东方红茶场兴办精制厂,该场引进全套红茶揉切机械,开始加工红碎茶经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到1976年出口已达195.65吨,每年都有增长。
这一时期全县茶叶出口稳定增长。绍兴茶厂1966年外销茶叶2080吨(包括加工外地调入),其中红、绿茶约各占50%;到1970年,出口珠茶2385吨。1971~1976年,平均年出口茶叶4790吨,比1966年增长一倍多。1973年4月,绍兴县对外贸易公司成立后,开始经营部分茶叶出口。
第三个阶段,1977年至1997年的二十年改革发展阶段。
1977年8月,中共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翌年12月,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改革大潮中,以产销体制为突破口的茶业出现重大变革,绍兴茶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改革茶叶产销体制。
1、茶园承包到户。三中全会后,“打破大锅饭”呼声日高,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始出现。1980年冬,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绍兴县普遍推行“联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一般是将生产队划分成2到4个承包组,采取定“基数”超产分成(奖励)的办法承包。2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有组织有领导的发展阶段,至1984年底,全县生产队或大队所有的茶园112699亩,其中承包到户的93908亩,占总面积的83.3%;其它为大户或专业承包。
2、茶叶放开经营。1979年省革命委员会报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1980年起,茶叶试行确定以1978年收购实绩为基数、超产分成、减税让利的政策,在减税的同时,超基数部分茶叶按春茶30%、夏秋茶25%加价,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1978年至1982年四年间,全县平均每年增加茶园面积5200亩,增产茶叶850吨,增加产值375万元,至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11.52万亩,达到历史最高值,产量6856吨,产值2400万元。1980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供销社“关于办好精制茶厂的几个问题”的意见,给乡镇集体精制茶厂的发展带来机遇。1983年,全县有乡镇集体经营精制茶厂13家,但生产规模很小。当时因茶叶产量大幅增加而销售渠道仍较单一,茶叶出现滞销,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受挫。1983年至1985年全县共减产530吨,毁茶改种其它作物7000多亩,还有大批茶园荒芜或重新套种粮食,茶叶产量产值一度下滑。
1984年6月,国务院下发(84)75号文件,批转了国家商业部《关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的报告》,“取消派购任务,内外销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实行多渠道经营”。1985年初,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绍兴县由东方红茶场与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签订了1.5万担(750吨)红茶产销合同,东方红茶场组织社队精制茶厂向广东口岸出口红碎茶和工夫红茶。这年全县有17家茶厂生产出口红碎茶、工夫红茶和珠茶,通过广州、上海和浙江三家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茶叶,共出口茶叶1700吨。
3、成立茶叶生产者协会。社队办精制茶厂兴起后,经验不足,困难和问题较多,茶区干部和精制茶厂要求组织起来走联合发展之路的愿望十分迫切。1986年1月8日,成立了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由初精制茶厂、茶叶重点户、专业户和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共吸收集体和个人会员65人;协会下设茶叶产销服务站开展具体服务。
茶叶生产者协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为扩大全县红茶出口提供服务:一是代表精制茶厂与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统一签订茶叶供货合同;二是统一茶样标准、验收把好茶叶质量关;三是统一结算货款,及时转汇给茶厂;四是代办茶厂到广州的出口茶叶运输;五是为会员提供国际茶叶市场信息。协会一头为会员无偿提供服务,另一头对茶叶进出口公司负责,解决了各精制茶厂分散经营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受到茶区广大干部和茶农的赞扬。协会组织经广东口岸出口茶叶1986年1817吨, 1987年2165吨, 1988年1916吨。
1989年部分东欧国家政坛剧变,红茶出口受阻,1990年起协会与广东口岸的业务中止。
4、“茶叶大战”。茶叶经营放开搞活以后,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供销社、乡镇茶厂、个体茶贩和外地茶企竞相争购的局面。在利益驱使下,全省许多地方不同程度采取了地方保护措施,出现了多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现象,业界戏称“茶叶大战”。
绍兴县在全省率先推进茶叶产销体制改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方的较大关注。1986年12月13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以《改革茶叶的产销体制大力发展多渠道流通》为题,报道了绍兴县茶叶产销体制改革的做法和效果;在1987年1月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绍兴县“改革茶叶产销体制,实行贸工农联合经营”作了典型交流;1987年6月,参加国家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茶叶系列化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的100多名代表到绍兴县参观指导。1986年至1988年,全国有近40个县市前来考察参观。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层次联合逐渐解体,集体精制茶厂经营困难,部分精制茶厂关闭或转了产。1996年,全县陆续对集体所有制茶厂转制,建立个人或合股经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至1999年,基本完成转制工作。
1992年9月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十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和科技兴农贡献杯奖”;1995年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百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二、改革开放后茶叶快速增长
1978年,县农林局组织开展了茶园普查,逐块丈量全县所有茶山并登记造册,确定26个乡和3个国营场的7.5万亩茶园有计划地退出间作建立茶叶商品基地,当年,县政府拨出2500吨粮食,鼓励茶农退出茶园间作;1979年后,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茶区农民退耕还茶的后顾之忧,支持老茶区发展速生密植良种茶园;1980年,县地方财政拨款鼓励茶农培育专业茶园,是年底止全县已建专业茶园4.65万亩;至1982年,全县专业茶园面积达66640亩。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全县茶园面积保持持续快速增长。1977年,茶园总面积9.01万亩,比1976年增加4000亩,此后茶园面积每两年上一个台阶,1979年超过10万亩,达10.03万亩;1981年超过11万亩,达11.27万亩;1982年到达历史上最高的11.52万亩。进入1990年代以后,受山区经济加快发展等方面的挤压,茶园面积逐渐缩减。全县茶园面积1991年10.94万亩跌破了11万亩,1993年为9.70万亩跌破了10万亩,1997年为9.16万亩,但仍超过1977年。
随着专业茶园的发展和茶园面积的增加,茶叶产量高速增长。全县茶叶总产量1977年突破3000吨,达3174吨,1981年突破5000吨,达5640吨;1982年突破6000吨,达6856吨,比1976年增加1.4倍。1986年茶叶产销体制改革后,茶叶流通顺畅、效益显著,全县茶叶产量突破7000吨,达7243吨,平均亩产65公斤。此后,绍兴县茶叶总产量一起保持在7500吨至9000吨之间,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比1977年增长一倍多。
这一阶段总产值保持同步增加,1977年茶叶总产值855万元,1979年突破千万元,1986年突破2000万元达2819万元,1987年达到3187万元, 1997年总产值达到6154万元。
三、茶叶出口异军突起
1、精制茶厂兴起。1980年6月,经省计经委批准,上旺成为绍兴县第一家社队办精制茶厂。1984年6月国务院(84)75号文件下达后,全县精制茶厂群起,这年县计经委新批了33个乡村精制茶厂,1985年底全县共有国营和乡村精制茶厂46个,到1986年底全县有精制茶厂发展到60家。
在茶叶出口数量上,东方红茶场出口红碎茶1982年270吨,到1984年达360吨;而上旺精制茶厂出口工夫红茶基本保持100吨左右。
1983年时全县只有13家精制茶厂,据其中的10家茶厂调查,是年加工精制茶1390吨,生产规模还很小。
1985年,全县通过上海口岸出口631吨,浙江口岸出口238吨,合计出口茶叶1701吨,出口值930万元,出口数量大增。
1986年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成立后,促进了茶叶多口岸外销,全县茶叶年出口量保持在3500吨左右;到1988年全县出口茶叶4195吨,出口值3839万元。
因市场变化,1990年茶区陆续改制珠茶。
1993年,绍兴县茶场与日本大石茶园株式会社合资创办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并获得自行出口权,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是年全县有精制茶厂45家,精制茶叶13098吨,其中出口茶叶7650吨,外贸收购值7352万元。
此后,茶叶精制和出口保持较快增长,1996年茶叶出口规模突破万吨,达10500吨,出口值14493万元。
四、科学种茶积极推进
1、推广茶树速生密植技术。改革开放初,发展免耕密植茶园、建立专业茶园的主要难点还是山区农民的口粮问题。1978年县委安排250多万公斤粮食用于补足茶区农民口粮,规定因发展茶叶生产人均口粮水平不足250公斤的一律补足到250公斤。在政策的引导下,茶区掀起了换种改植发展速生密植免耕良种茶园的高潮,1978年冬到1979年春,全县迅速换种改植免耕密植茶园1万多亩,至1981年,全市共发展免耕密植茶园1.22万亩。台刈和重修剪改造一般也保持每年10-15%的比例。在政策保障下,一是专业茶园积极推进。1980年省委召开山区工作会议,提出了“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林牧副渔并举,因地制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山区工作方针,要求各级改变领导作风,实行分类指导。根据绍兴县实际,提出不再大面积开垦新茶园,主攻提高单产的要求。具体做法上要做好三个结合,把建立专业茶园与换种改植发展免耕密植茶园相结合;分期分批台刈、重修剪改造与留叶采摘相结合;做到群众容易接受的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2、加快老茶园改造。1978年全县有老茶园6.1万亩。1980年10月,县委下达了 “关于下达退粮还林补助指标的通知”,实行茶粮挂钩的扶持措施,连续四年,全县掀起了建立和培育专业茶园的高潮。1980年全县新建立专业茶园24216亩;1981年至1984年县每年实际补助退粮还林(茶)面积15582亩。在建立专业茶园的同时,加快衰老茶园的改造。1987年,县政府出台政策,在1987~1990年四年时间里,每年改造老茶园3000亩,县财政每亩补助30元。1978~1996年全县共改造衰老茶园4.5万亩,其中60%进行经济补助。
3、积极推进茶树良种化。在专业茶园密植茶园发展的同时,茶树良种受到较大关注。1979~1983年5年中,共推广福鼎、毛蟹、鸠坑等良种5万亩,其中1979年一年发展9000亩。这一阶段茶树无性良种繁育虽然起步,但仍以茶籽直播为主。
1990年代名优茶生产起步,茶区陆续引进一批适于制作龙井茶的良种茶树。1994年,富盛镇上旺村等地农民自发引种少量迎霜、龙井43等茶树优良品种;中日合资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从1995年开始进行大面积换种改植发展茶树无性系良种,至2000年前每年改植龙井43、薮北、奥绿、丰绿等国内外茶树良种400亩左右;1996年县林业局从永嘉县调入10万株乌牛早茶苗植于稽东镇裘村;1997年全县共引进迎霜、乌牛早、龙井43、等良种茶苗235万株,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基地465亩,其中的366亩新建良种茶园和34亩良种苗圃共获财政补助10万元。
4、开展茶叶丰收活动。1988年,在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的支持下,茶区开展了茶叶丰收活动,当年建立了面积为12307亩的“万亩茶叶丰产方”,作为全县高产、优质茶园外向型生产基地;1989年,丰产方面积扩大至30397亩。茶叶丰收活动重点推广了机械采茶技术、茶树叶面营养液施用技术、调整肥料品种结构和茶园秋季深耕化肥等四项新技术,对全县茶树栽培技术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茶树植保工作进一步加强。1978年,县茶科所对石硫合剂封园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技术指导方案在茶区推广应用。1979年,县委领导要求“各公社重点产茶大队都应有茶叶植保员”,全县落实了350名茶树植保员,县农林局对茶树植保员队伍组织技术培训,自此,全县的茶树植保工作进入了一个植保队伍健全、植保知识较快普及的新阶段。
5、推广应用机械化采茶技术。改革开放后,绍兴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采茶劳力紧张的状况愈来愈突出,提高采茶效率、降低茶叶采摘成本成为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1987年县茶场从安徽引进了单人弧形采茶机两台,成为全省最早应用机械化采茶技术的单位之一。翌年,又购入日本产双人采茶机4台。为了加快推广应用机械化采茶技术,1989年县农林局在绍兴县茶场两次组织茶叶机采现场培训会,机械化采茶的高效率吸引了茶区干部,这一年机械化采茶技术扩大到县龙虎山茶牧场、县林场、解放乡里木栅和南池乡下谢墅村等,至此全县共引进采茶机16台、修剪机9台。此后机采技术推广较快,到1993年,全县有各类采茶机42台,修剪机50台,范围扩大到县茶场、县林场、龙虎山茶牧场及福全、兰亭、柯桥、鉴湖和皋埠等镇部分茶园,机采面积达到2300多亩。
五、名优茶生产起步
1984年秋,县农林局在王坛茶牧场组织全县首次龙井茶炒制技术培训班,请西湖区龙井村师傅传授龙井茶炒制技术,王坛岭北村、稽江大山村等30多位茶农参加培训。1985年初,王坛茶牧场新置龙井茶炒锅30只,请来2位师傅辅导炒制龙井茶,当年生产龙井茶450公斤,效益显著;稽江乡大山村参加过龙井茶炒制技术培训的多位农民纷纷试制,全村龙井茶生产发展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龙井茶专业村,并带动了周边村龙井茶的发展;王坛镇岭北村多位农民在接受培训后也从1985年开始生产浙江龙井茶。钱清区的江桥、夏履等乡镇,因受毗邻的萧山县生产旗枪茶的影响,也从80年代初开始生产龙井茶。
但在1990年前,全县名优茶发展比较缓慢,产量不多。
1990年后,因外贸受阻,以龙井茶为主的名茶生产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到1993年,全县生产龙井茶215吨,产值930万元,每公斤售价43.26元,为全县茶叶平均投售价的6倍。1996年大宗红绿茶市场形势严峻,全县加大了名优茶开发力度:根据农民对名优茶炒制技术的迫切要求,县乡(镇)层层举办了培训班,并大力推广槽式扁茶炒干机,这一年全县有15个乡镇、150多个村的农户共购买了槽式扁茶炒制机械350多台;同时全县龙井茶炒锅达9693只,比上年的7577只增加27.9%;炒制人员达到14178人,为名优茶生产的较快进展创造了条件;全县名优茶首次突破万担(500吨)达到10935担(547吨),产值3299万元,比上年的267吨、1215万元分别增长1.03倍和1.72倍,平均价格每公斤66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超过5吨的有31个村,名优茶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267户;名优茶生产遍及全县17个乡(镇)、3个国营农场、343个村的6.8万亩茶园,占总面积的72.3%,占总村数的83.3%。
第四个阶段,1998年至2017年的茶产业转型提升阶段。
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名优茶市场需求也快速扩张,绍兴县茶产业在市场引导下由传统的数量型向以名优茶为主导的效益型全面转型提升。
一、名优茶较快主导全县(区)茶产业
1、名优茶在产值占比中上升到80%以上。1998年开始,在良种茶园发展、良种苗圃和推广名优茶机械等方面县连续出台了财政扶持政策:针对名优茶生产起步阶段农民对名优茶技术的迫切需求,县林业局和茶区各乡镇加强了以龙井茶为主的炒制技术培训;而在茶园管理上,积极推进茶园适度规模经营,使原来已经失管荒芜的茶园面貌有了很大改善。这些措施推动了名优茶生产的发展。1998年全县茶叶总产量8124吨,总产值11678万元,其中龙井茶905吨,产值5427万元,在总产中龙井茶占11%的产量、46.5%的产值;到200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783吨,总产值14120万元,其中名优茶1316吨,占总产量的16.9%,产值7215万元,在总产值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51%;2005年全县茶叶总产量8294吨,产值15671万元,其中名优茶2445吨,占总产量的29.5%,产值12654万元,占总产值的80.7%;名优茶在全县茶产业中确立了主导地位。此后,绍兴县的名优茶在总产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产量的30%左右、产值的80%以上。
2、快速发展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为名优茶生产打下了较好基础。在政策支持下茶树无性系良种快速发展。2002年和2003年,全县每年发展4200亩以上,2004年和2005年,全县每年发展3100亩以上,2006年至2010年每年发展1000亩至2000亩,其中换种改植占80%以上。2010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43791亩,占总面积的54%。到2016年,全区累计发展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超过5万亩。2002年、2004年和2011年绍兴县三次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工作先进县。
3、打造名优茶品牌。2000年6月16日,县政府在稽山宾馆召开绍兴县南部山区万亩名优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暨名茶品牌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确定“会稽龙井”茶为绍兴县名茶的统一品牌,解决了酝酿多年的县级名茶品牌问题;同年上半年,“会稽”商标由县林业局林特技术推广站从平江茶厂受让。2001年3月,县人民政府在柯桥瓜渚湖南岸公园举办了绍兴县会稽龙井茶文化节,为绍兴县茶叶史上首次空前盛会。文化节上开展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会稽龙井茶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百名炒茶能手炒制比赛,绍兴城市广场万人品茗,会稽茶文化研讨和会稽龙井茶产品展示展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会稽茶文化,提高会稽龙井茶知名度。同年浙江省实行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绍兴县属越州产区。此后几年,绍兴县以“会稽龙井”为主导的名茶生产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阶段。
日铸茶是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文化名茶。绍兴县从传承挖掘茶文化和与其它茶区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2010年确定“平水日铸”茶为全县名优茶的主导品牌。2010年底,县茶叶产业协会从县日铸茶业有限公司受让“日铸”商标;2011年,县茶叶产业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了“平水日铸”中国地理标志,2013年10月23日正式获批。2011年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平水日铸茶,2012年生产企业扩大到12家;是年3月,借用绍兴市越州茶业有限公司房产成立了绍兴县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对平水日铸茶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商标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指导价格和统一对外宣传,有效地保护了品牌声誉。2013年绍兴县撤县建区后,迁址平水,所用房产为平水镇政府提供,机构名称变更为绍兴市柯桥区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茶园面积6.9万亩。
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应用
1、茶树栽培技术和模式不断进步。在发展无性系良种、优化茶园结构过程中,推广应用了三方面的先进高效配套技术:即合理密植、提早成园技术,通过适当缩小行间距离,增加小行条数,提高了种植密度,使茶树个体和群体的优势都能得到较好发挥;凹沟栽培技术,有利于夏秋干旱季节保水抗旱,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幼龄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2000年以后,农技部门提出良种茶园三年成园技术、茶园土壤改良技术和重肥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和先进,全县良种茶树基地水平有极大提高。
茶叶园区建设持续推进。2011~2014年,全县(区)每年建设规模化良种茶园5~6个,共建设连片5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25个,面积2940亩,建设茶园主干道路和操作道近2万米,水池5个,沟渠2000米。2012年,东方茶业实施了“现代茶园新特品种应用与示范”项目,引种中茶108、黄金芽、春雨1号、金观音、白叶1号和龙井43等新特品种6个,建立核心基地102亩,成为规模化经营的样板。
2012年,绍兴市越州茶业有限公司与绍兴御茶村启动了全国标准茶园创建工作。
2014年7月,组织实施了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茶产业提升发展试点项目——柯桥区平水日铸茶产业提升项目。2014年度实际完成投入664.35万元,完成标准茶园主干道路1526米,操作道3595米,建设遮阳大棚100亩,品种结构优化50亩,应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色板6400片,完成喷滴灌92亩,机采茶园改造130亩。2015年度项目实际投入资金634.066万元,建设完成标准茶园主干道17189平方米,操作道6999平方米,喷滴灌161亩,排灌渠2750米,蓄水池779立方米,防护林11010株,杀虫灯115只,色板19400片,防风扇等抗灾设备(遮阳网)40000平方米,茶叶采摘修剪等设备13台,改种换植及品种结构优化53.4亩,机采茶园改造150亩,茶园遮阳钢丝大棚125.16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茶园。
2、名优茶加工机械化连续化积极推进。1998年绍兴县被列入浙江省机制名优茶工程建设五个示范县之一,重点推广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槽式龙井茶炒制机械和加工技术。是年新增槽式龙井茶炒制机械376台,到1999年全县有槽式龙井茶炒制机1133台。2000年后,以柴、炭作燃料的龙井茶炒锅由电炒锅替代;槽式龙井茶炒制机械等名优茶机械不断改进,加工技术也日益成熟。2010年前后,除部分高档样茶和名茶炒制示范等特殊需求外,名优茶手工制作全部由机械制作代替,电炒锅被“束之高阁”,其时智能化的名优茶炒制机械开始应用,机制名优茶的质量也与手工制作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超过手工制作水平。
2011年开始,绍兴县传承创新平水日铸茶加工工艺,生产卷曲型的“平水日铸”茶。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条平水日铸茶加工生产流水线,采用连续化作业加工平水日铸茶。2012年全县又有9家企业经县茶叶产业协会许可生产平水日铸茶,均购置了杀青机、揉捻机、曲毫机和提香机等单机生产平水日铸茶。
2012年,绍兴县玉龙茶业有限公司实施了省“名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应用与示范”项目,于2013年3月建成平水日铸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14年全省茶产业提升发展现场会的260余名代表参观了这一生产线并给予好评。在玉龙茶业的示范带动下,东方茶业、木客村茶业、木栅茶叶和舜源茶业在省茶产业提升发展试点项目的支撑下实施了茶厂优化改造、建设连续化生产线,2014年12月底止,4家企业共投资320万元建设连续化生产线4条,新增平水日铸茶加工能力300吨,2015年春茶全投产。
3、名优茶机采较快发展。1998年,全县已有采茶机126台,修剪机82台; 1998~1999年两年共推广应用机剪2.45万亩,机采2.35万亩、8.8万亩次。2000年以后,茶叶机采稳定发展。2011年后,御茶村、玉龙茶业等部分平水日铸茶生产企业对日铸茶实行机采,日铸茶产量中机采机制比例约占40%。
三、茶叶出口龙头发展壮大
随着茶产业的转型,全县形成了名优茶内销、大宗茶外销的产销格局。2000年全县有19家精制茶厂,其中生产珠茶的14家,生产蒸青茶的有御茶村和红山茶厂两家,其它茶企3家;这一年起国家放开茶叶进出口权,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和浙江鸿华茶厂当年获得茶叶自营进出口权,两溪茶厂和舜江茶业经过努力也于2002年获得茶叶自营出口权,促进了出口茶叶的发展。2002年全县精制茶厂加工经营茶叶2.67万吨,销售2.47亿元,其中出口1.24万吨,出口值15475万元,出口茶叶主要为珠茶。
2003年全县珠茶精制厂发展到28家。是年,绍兴县被命名为“中国珠茶之乡”。2004年,两溪、和兴、舜江、古月等茶厂也开始自营出口珠茶,是年,全县茶叶出口量达3.7万吨,销售值4亿元,其中自营出口5883吨,出口额1129万美元;这一年两溪茶厂、绍兴县和兴茶厂、浙江古月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时,为解决出口茶叶的原料问题,茶叶出口企业形成“两头在外”即原料基地在县外、销售市场在国外的局面,一些企业通过承包、订单等形式建立外拓茶叶基地,2003年建立外拓基地26750亩,2005年扩大到64650亩,分布在本省金华、丽水地区和安徽、江西、四川、江苏等省。2005年全县出口茶叶4.7万吨,出口值5.17亿元,其中自营出口6520吨,出口额1500万美元。2006年平水鸿华茶厂、王坛两溪茶厂加工销售珠茶均超万吨,销售额均超1亿元;2007年全县销售出口茶叶6.9万吨,产值6.3亿元,其中销售超过亿元的有鸿华茶业1.75万吨、1.7亿元,和兴茶厂1.27万吨、1.22亿元,两溪茶厂近万吨、1.26亿元;全县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
到2010年全县有珠茶精制厂31家,浙江鸿华茶厂、绍兴县两溪茶厂和浙江昌祥茶叶有限公司年加工经营出口珠茶均在万吨以上,是年“平水珠茶”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命名“中华文化名茶”。2013年11月御茶村和富盛镇的茶叶企业划归越城区;柯桥区生产出口珠茶为主的精制茶厂因市场等因素大部分歇业、关闭或名存实亡,到2017年全区仅有浙江昌祥茶业、两溪茶厂、玉龙茶业、东方茶业、兴旺茶厂、晨景茶厂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但龙头更大,浙江昌祥茶业有限公司实现自营出口5847.6万美元,成为省内最大的绿茶出口企业。
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追求,茶叶质量广受关注,各级政府把茶叶质量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加强监管,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1、开展茶叶无公害和有机生产认证。2000年2月28日,全省降低农残开发有机茶工作会议召开后,县政府于3月29日召开了全县茶叶生产工作会议,对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进行部署。当时,富盛镇后倪村诸葛山200余亩有机茶园在1997年已经通过国内认证,2000年通过国际认证;2000年稽江镇南岸村的绍兴县玄凤实业有限公司500亩茶园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园证书。在诸葛山和玄凤实业的示范下,2001年以后全县有机茶认证工作快速推进,有2274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含有机转换)生产认证;2002年,全县再发展了2744亩;至此,全县有机茶(含有机转换)认证总面积达6278亩,名列全省前茅;虽然这3年的有机茶发展过于激进,但也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对于提高茶农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发展有机茶园的同时,茶叶无公害生产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一方面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行茶叶生产标准化,2010~2013年,全县组织实施茶叶标准化项目9个,包括国家级1个,省级2个,其中2013年4个,面积11177亩;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指导基地认证,茶叶无公害生产积极推进。至2016年,全区有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茶园10317亩。王坛镇大越山农茶业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认证有机茶280亩并一直正常生产有机龙井茶。
2、加强产品检测。2012年后,各级农业、质监、市场监管和商检部门对各自管理的环节加强了质量抽检,出口茶叶质量明显改观。农业部门重点是加强了对肥药的源头的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检测。2014年全年共定量检测茶叶94批次,检测品种包括日铸茶、龙井茶、珠茶,主要检测溴氰菊酯、氯氰菊酯、DDT等农药残留指标,检测茶园土壤10个批次,主要检测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较好。
3、实施茶厂优化改造。2004年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实施茶厂优化改造的通知》,绍兴县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拉开序幕,当时,绍兴县有初制茶厂239家,数量多,厂房简陋,卫生条件差,改造难度大,是年全县开展以清洁化为主要内容的初制茶厂改造4家。2005年省农业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全省初茶厂优化改造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县委在“关于2005年各镇(街)岗位目标制的考核意见”中,把初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列入了山区镇干部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县财政切出专项资金支持茶厂改造,是年全县优化改造茶厂16家,其中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茶厂; 2005年绍兴县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2006年,绍兴玉龙茶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06年度省级示范茶厂。2007年,全县共投入500万元资金,其中茶厂优化改造财政扶持资金110万元,优化改造茶厂11家,新建和改造茶厂厂房7100平方米,新增茶机163台。2007年绍兴县再次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2010年以后恢复每改造一家给予10万元奖励的财政扶持政策,每年改造5家茶厂,优化改造重点转向名优茶生产企业,此政策延续至2014年。2011-2013年全区(县)通过QS认证企业34家,茶叶出口企业全面通过ISO9001等认证,御茶村还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CQC认证。
4、成功创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08年10月县人民政府与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关于建立协作机制推动出口茶叶产业发展备忘录”;为提高出口茶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2009年1月初成立了“绍兴县出口茶叶产业协会”,出口茶叶产业协会成立后,每年多次召开会员大会,以出口茶叶加工环节为重点,就茶叶质量开展行业内的协调和沟通。根据绍兴市政府的要求和安排,2014年柯桥区正式启动了“省出口食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示范区创建围绕建设“七大体系”的要求,把过去几年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优化组合,使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4年1月,区政府成立了创建浙江省出口食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指导办公室,由区林业、食安办、农业、供销、协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示范区创建日常工作。
区林业局和区出口茶叶产业协会2014年5月20日在稽山宾馆举行的茶园绿色卫士培训班,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各生产基地和部分重点产茶村茶园绿色卫士讲课培训,内容涉及生产标准、农资专控管理、质量追溯和服务保障等体系的建设;区林业局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印制了“茶树病虫害挂图”。指导和帮助各创建基地应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是年有6家企业的600亩茶园应用了色板诱杀设施;确定了52243亩茶园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在茶区建立茶叶生产农资专卖柜30个;继续推进茶厂优化改造工作;2014年止全区(含御茶村)通过QS认证企业34家,茶叶出口企业全面通过ISO9001等认证,御茶村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CQC认证。
五、创建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
2016年12月,绍兴市柯桥区南部茶叶产业集聚区被正式列入全省第一批农业产业集聚区创建对象名单。
为调动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性,区农林局围绕茶园流转经营、荒芜茶园垦复、茶产业项目实施等重点开展调查座谈,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南部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经区政府组织召开的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商讨和反复座谈听取意见,区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南部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以区委办[2017]49号文件正式下发。
2017年6月,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绍兴市柯桥区南部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9月,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立项审批,共有24家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列入第一批项目实施计划,计划投资8800万元,项目涉及茶园改种换植455亩,主干道建设34800平方,支路建设19250平方,新建厂房32929平方,厂房清洁化改造17815平方等内容。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创建工作有序展开。